当前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 征文选登 > 正文
鹿寨党建“三部曲”让经济奏出最强音
发布日期:2007-12-19   |  来源:市委组织部   | 字体大小:【
 鹿寨县委组织部    刘庆宁  谭筱凤  莫靳 

    这是一组令人欣喜的数字:党的十六大以来,鹿寨县党建工作成果丰硕,共获市级表彰的先进个人58名,先进集体15个;获自治区级表彰的先进集体3个。随着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入,该县各级党组织的号召力明显增强,有力的促进了全县三个文明的发展,让经济奏出了最强音:截止今年8月20日,该县财政收入实现25073.5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9.23%,同比增长30.82%;1-7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28207万元,同比增长36.8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14578万元,同比增长36.35%。经济运行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机关党建曲:服务至上  效率为先 
    机关的服务效率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该县在加强机关党建工作中,结合实施的工业强县战略和“兴工、靓城、稳农、活商、旺旅游”的工作思路,秉承“服务至上、效率为先、争先创优”的思想,2001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相继推出了《鹿寨县领导干部工作责任追究和末位淘汰的暂行规定》、《鹿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处罚暂行规定》等16个干部管理制度文件,同时先后在全县党政开展了创 “一流班子”和“四型”领导班子建设活动,以及创建“四个好”、“五型机关”、“党员先锋岗”等争先创优活动。全县11个乡镇、63个县直机关单位全面推行了领导干部实绩登记、评议制和公示制,县四家班子领导和63个县直机关单位都分别建立了联系基层和企业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上下沟通,促进了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随着‘党员先锋岗’和“五型机关”等创建活动的深入实施,让全县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党员找到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有效载体,有力地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一位县直机关工委的领导欣慰地说。 
    机关党建地深入开展,有力促进了干部作风地转变,使机关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有效提高了行政效率,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部关系。县行政审批中心结合“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在大厅窗口全面推行了“三声”、“四清”、“五一样”的标准化服务,实行了联合办理制、陪同办理制、上门服务制、跟踪办理制、全程代理制、延时服务制等六项服务制度,重点加强全程无偿代理和上报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全力打造基本建设项目、入园企业项目审批服务快车道,使办事效率提高了50%。县交通局结合“五型机关”创建,为了方便对过往车辆提供及时、方便的施救服务,率先成立了全区首家汽车维修求援网络服务中心,并公布了求援电话,让过往的故障车辆都得到了及时救援,受到广大司机的好评。农业局结合“四个好”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建设完善了鹿寨农业网络体系,免费为农民发布供求信息2000多条,提供信息查询上千次,有力的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党建曲:设岗定责  带富一方 
    “‘支部+协会’,致富又实惠”。这是流传在鹿寨县农民朋友当中一句顺口溜。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搏击当中,鹿寨县的农村基层党支部和上岗党员大胆的舞起了致富龙头,成为群众心目中的“主心骨”。其奥秘何在? 
    农村党支部凝聚力不强,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突出等一些实际问题影响着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致富思路。2003年6月鹿寨县在柳州市率先开展了全县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全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设立服务专线,发放服务联系卡,收集上岗党员反映的问题并及时协调解决。在村级上岗党员工作服务所,村党总支部(支部)和村民委的干部每人联系2-4名上岗党员,帮助上岗党员履行好岗位职责。同时,“五村、两规范”、村支书“四培养”工程、“四培养两带富一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地促进了设岗定责活动的成效。“让农村上岗党员有职、有位、有责,把上岗党员培养成为致富的表率,带富的“龙头”,才能真正体现先进性。”黄冕乡幽兰村支书潘忠宽如是说。 
    上岗党员事事作表率,样样讲职责,有力的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支部的牵头和上岗党员的带领下,夕日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户、各类乡土人才和产业大户,按照“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有机组成了企业——支部——协会——农户的独特联合体,既增强了广大农户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促进了农村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目前,全县共建立各种类型协会20个,有会员2128人。其中种植协会12个、流通协会2个,养殖协会6个。 
    寨沙镇寨沙村大岭脚屯上岗党员、屯支书刘桂保,带领全屯群众成立养猪协会,实行统一购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养殖二元杂母猪,全屯27户人家家养起良种母猪,年出栏仔猪5000头,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3500元。 
    非公党建曲:共同发展  实现双赢 
    共同发展,实现双赢,让非公企业的党员找到“家”的温暖,让党员在企业中充分发挥作用。这是鹿寨县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根本初衷。随着鹿寨工业强县战略的深入实施,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就成了县委的一项重点工作。 
    为加强非公经济领域党建工作,鹿寨县围绕“三个百分之百”目标,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向非公有制企业派驻指导员和联络员的办法》等文件,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依托组建等办法,灵活设置党组织,并实行了派驻“两员”等做法,使党建工作在非公领域不断拓展。2001年以来,在非公企业中新成立了15个非公企业党支部,2个党总支部;先后向29家有从业人数5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选派了素质高、业务强、熟悉党务工作的党建工作指导员和联络员共25人。经过努力,我县实现了“有三名以上党员的非公企业百分之百建立党支部、已建立党支部的百分之百派驻指导员、未建立支部的百分之百派驻联络员”的三个百分之百目标。 
    同时,企业党组织通过设立党员先锋模范岗,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评比党员技术能手等途径,不断激发企业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励广大党员在创新创业、创优增效中大显身手,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该县洛江茧丝绸公司党支部成立三年来,已由当初的3名党员发展到8名,党员中80%均为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支部在企业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在维护企业职工权益、组织青工搞好技改上起了骨干作用。“企业党建工作做好了,就是生产力。”鹿寨县洛江茧丝绸公司的董事长巫福贵深有感触地谈了自己对企业建立党组织的看法。目前,该县民营企业达300多家,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例超过了70%。 
    随着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入,该县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日益突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持续增强,威信不断提升。同时,也有力的促进了全县三个文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该县先后荣获“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区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自治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先进城市”、“南珠杯A类县城特等奖”、全区卫生城、柳州市容管理“金壶杯”一等奖等殊荣。(此文获柳州市组织系统“创一流业绩,迎接十七大”征文评选一等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