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严治党的当下,惩治腐败持续保持着高压的态势,一批贪腐官员密集落马,广东政协主席朱明国只不过是最近刚刚折戟沉沙的其中之一。有意思的是朱明国被拿下次日,即传出其老家的各衙门官府急不可耐的开始铲除当初四处求来的朱明国的“墨宝”,曾经的“求字若渴”陡然之间成了避之惟恐不及的瘟神,可笑可叹又可悲。
其实,领导干部也好,普通百姓也罢,闲暇之余,挥毫泼墨、适情雅趣、自我娱乐,并无不可。但领导政干部的题字和“墨宝”往往与领导干部的权力、身份、地位联系到一起,成了权力崇拜的附属品。“官德隆,民德昌,国家兴;官德毁,民德降,国家衰”,有些领导干部“官”念错位、作风漂浮,热衷于题字、作画、摄影等雅趣,通过题字,满足其唯我独尊的权力优越感,扩大并彰显其社会知名度,甚至,通过题字等方式获取所谓的“润笔费”,进行权力寻租、谋个人之私利。这类“墨宝”虽悬于大堂、门楣之上,却埋下了道德败坏的“祸根”。
正因为如此,中央提出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就包括不题词、题字的内容。党员干部的职责就是为老百姓谋福祉。与其留名在纸,不如留名在心。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多干打基础、利长远、得民心的事,不干脱离实际、得不偿失、劳民伤财的事。唯有如此,墨宝才能留香,香气才能长存,才能被世人所铭记。(柳北区网友 林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