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鹤壁市民曝光一段视频,鹤壁行政服务大厅,市民排队办事慢,工作人员却悠哉翘着二郎腿嗑瓜子。据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百姓观察》官方微博消息,事后,相关部门回应称,嗑瓜子的确实是当地社保局退管科的郝科长,不过嗑瓜子是因为郝科长有病,需要不断进食,不然就会昏倒。(2月12日人民网)
一边是排长队办事焦急等待的群众,另一边却是办事大厅里优哉游哉嗑瓜子的办事工作人员,这样官僚之气的场景在紧抓“四风”建设的当下确实显得格格不入,但是相关部门对媒体作出的嗑瓜子是为了“治病”这一回应更是让人唏嘘不已。从一般常识的角度来说,瓜子属于高热量食品,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并不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如果糖尿病患者食用过多的高热量食物无疑等于是慢性自杀。由此可见,有关部门的“治病”回应无疑是在挑战公众的智商,是在为自己监管不利、包庇纵容的行为寻求免责通道,更是在消费政府的公信力,损害整个党员干部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毋庸质疑,有病就得治。不管是工作人员的“嗑瓜子病”还是有关部门的“包庇纵容”的病,归根结底都是官僚主义的“作风病”,急需医治。而治病救人,只有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方能见效。对于“作风病”的治疗,是一项需要落到实处、坚持到底的长期任务。有关部门首先要真正认识到作风问题的严重性、严肃性,绝对不能因为担心被曝光亮丑,出了问题就一味捏造理由进行辩解。换句话说,治疗“作风病”就是要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找准病因”,把群众的批评建议作为“治病良药”,把整个“治病”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效果,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柳北区网友 邱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