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栗战书出席中央直属机关党的工作会议并强调,中直机关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加强机关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2月4日新华网)
俗话说,“欲治国者必先治吏,欲治吏者务必从严”。古往今来,吏治决定国运,国运的兴亡,与官吏的品性息息相关。领导干部握着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代表着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若领导干部的作风不正,就容易滋生腐败,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进而影响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因此,只有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转变党员干部的作风,才能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人民利益得到充分体现。
打铁还需自身硬。其实,治吏在于“治人”,而“治人”则必先“严己”。 “组织部门的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是优秀党员中的先进分子,其“政治属性”就决定了治吏必先从“我”做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公道正派,其他干部才能“服气”,才能选出德才兼备、靠得住、有本事的干部,才能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
诚然,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和党风。在“从严治党”即将成为新常态的当下,组工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到“严己”不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作为政治信仰,作为政治责任,作为政治纪律,必须要做到的。使“严”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锻造政治品格、坚定做人准则、激发信念精神,才是“最讲认真的”好干部。(柳北区网友 林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