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展开】
当前位置:首  页 > 干部工作 > 干部教育 > 正文
县委书记须牢树正确“三观”
发布日期:2012-01-10   |  来源:人民日报   | 字体大小:【

四级党委换届进程过半,一大批年富力强新任县委书记已经到任

县委书记须牢树正确“三观”(前沿观察·关注新任县委书记(上))

——县委书记权力很大,用好权,造福一方;滥用权,祸害一地。慎用权、用好权,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改善一县百姓生活水平,人们期许甚高。

    “郡县治,天下安”。一个县的发展,关系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群众的幸福安康。选好一个县委书记,造福一方百姓;选弱一个县委书记,耽误一方百姓;选差一个县委书记,害了一方百姓。科学发展,要有资源支撑。在中国,干部是发展的关键,而县委书记是一个县最重要的资源。

  随着四级党委换届进程过半,一大批年富力强干部走上新任县委书记的岗位。他们能否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新的岗位上,他们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德”与“才”?本周刊从今天起推出“关注新任县委书记”系列述评。

  

  政绩观:

  对上对下对历史负责

  一个小失误就能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新任县委书记,为官一任,谁都想造福一方。但能不能真正干出一番经得起实践检验、历史检验和人民检验的事业,首先要看有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从过往情况看,有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急着上项目、铺摊子,结果导致盲目决策、欲速不达;还有的人为了出政绩,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结果是“一任政绩、几代包袱”,留下一片骂名。

  山西曾有一个省级贫困县,花了两年时间,建起一座总投资超亿元的文化中心,气派豪华,酷似“鸟巢”。这个县财政收入每年只有3亿多元,这一工程被指为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当地群众反映,在县里还不是很富裕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应是扶贫、教育等民生工程。然而,时任县委书记接受采访时竟称,这项工程是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的爱民工程,不是形象工程,文化宫外观形象很好,他们引以为豪。

  在中部河南,一个县为了建设产业聚集区,曾以“强行摊派”的方式,要求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务人员每人交纳集资款,令人叫苦不迭。这一“强行集资上工业”的事件曝光后,该县县委书记则表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明显有违民意,为何一意孤行?细究之,这些县委书记无不是在政绩观上出了偏差。也正是在错误的政绩观导引下,一些地方才会发出“谁影响发展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等雷人妄语,才会催生违规强拆等恶性事件。

  “县委书记主政一方,责任重大,决策中的一个小失误就可能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旭涛指出,尤其是当前,基层在改革、发展、稳定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县委书记的压力和责任更加重大。

  因此,当好一任县委书记不容易,既要对上负责、对下负责,也要对历史负责。对上负责就是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下负责就是对基层百姓负责;对历史和现实负责实际是对自己负责,即政绩要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对前任负责就是要化解前面积累的矛盾包括偿还欠下的债务,对后任负责就是不要给后任留下麻烦。

  事实证明,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追求科学发展的政绩,追求造福百姓的政绩,追求打基础、利长远的政绩”,才能真正做到干一任县委书记,发展一方经济,保证一方平安,为一方百姓造福。

  权力观:

  秉公、民主、阳光、谨慎

  县委书记是权力最大的县处级干部

  在基层,常能听到有的县委书记“诉苦”:自己只是个“七品芝麻官”,权小言微、十分不易;还有的“抱怨”,现在有权的部门基本都条条直管了,剩下的多是难啃的“骨头”,县委书记是权力有限、责任无限。

  一个县委书记起码要管几万、几十万人,多则要管上百万人,责任重大。县委书记真的没有多少权力吗?答案恰恰相反,他们的权力很大——直接掌握着一个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决策权,直接管理的干部少说也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全国60多万个县处级干部,县委书记是其中权力最大的。这个权力用好了,可以干出很多造福人民,甚至留名青史的好事;如果没用好,也可能会毁了一个县委书记。

  近年来,这样的“反面教材”频频上演——

  河南卢氏县原县委书记杜保乾,当初曾在全县干部大会上有一句“振聋发聩”的名言:“你们要跟县委保持一致!县委是什么?县委就是县委书记。”

  当安徽定远县委组织部将乡镇换届干部调整方案交给原县委书记陈兆丰审阅时,他恼火地把方案扔到一边:“都是你们组织部说了算,还要我这个书记干什么?”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原县委书记吴艺珍为了给老板拿地,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同意”低价协议出让,甚至修改县政府会议纪要,为老板办妥商居开发用地手续。

  长期担任县委书记,新疆巴楚县原县委书记刘喀生一贯独断专行,大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干部任免、人事调动,小到买一块瓷砖、树苗都必须经他点头同意。

  ……

  “没有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惜权力,没有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样珍惜权力。”正像一位落马的县委书记在忏悔书中写道:“在有权力的时候,切记要珍重,要慎用,决不能乱用,更不能滥用。”

  权力是柄双刃剑。如何面对、如何用好手中的权力,是每个新任县委书记必须过好的“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意味着“要秉公用权,不以公权谋私利;要民主用权,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要阳光用权,自觉接受监督;要谨慎用权,常怀敬畏之心”。

  利益观:

  物质利益不是追求目标

  县委书记权力集中容易被“进攻”

  县委书记,既是一个干事创业的平台,也是一个高危岗位,是这些年出腐败问题比例较高的岗位之一。

  据河南省委组织部门统计,从2006年县级党委换届至2009年底,全省共查处贪污受贿犯罪的县委书记22名,其中9名是在县委书记任上被查处,13名是从县委书记岗位上提拔或调整到其它工作岗位不到一年被查处。

  县委书记责任重、压力大,但与之相对应的级别并不算高、工资收入也不算多。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便有一些县委书记拿自己跟省、市机关的干部比,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干部比,总觉得自己付出多、得到少。

  广西武宣县原县委书记李启亮就认为,“自己辛苦工作一辈子了,生活上还不如一个小老板”,为追求物欲享乐,也开始大肆收受贿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继任者、同样是武宣县原县委书记的彭进瑜,则在政治上等待提拔重用,经济上期盼丰厚回报,为追求名利,贪图享乐,“在收受红包方面已是廉洁自律防线全无,达到了来者不拒的程度”。

  近期一些县委书记落马案中,权力腐败甚至有从消费享乐型向资本积累型转变的倾向。有的县委书记打着“敢闯敢冒、发展经济”的旗号,亲抓工程跑项目,采用公开半公开的形式,在工程承揽招标、土地审批、资产重组等领域大肆贪污受贿。

  那么,当县委书记究竟想得到什么?

  在封建社会,很多人当官是为了发财。但县委书记是代表党在基层执政的骨干力量,这个岗位既是为群众干事业、谋福利的岗位,也是党培养中高级领导干部的岗位。这就决定了县委书记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个人追求的目标。“倘若看不清这一起点、守不住这条底线,出问题则是早晚的事。”刘旭涛分析,县委书记权力集中,在基层容易被“进攻”,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既是组织的要求,也是客观的需要。

  “在走上县委书记岗位伊始,就想清楚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县委书记。要千思万想、朝思暮想,当县委书记能为乡亲百姓干什么?在县委书记任上为乡亲百姓干了什么?将来离开县委书记岗位给乡亲百姓留下了什么?”在最新一期县委书记任职培训班学员座谈会上,中央领导同志把这3个问题留给在场的290多个县委书记,希望他们用实际行动交出答卷。( 盛若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