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展开】
当前位置:首  页 >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融水:26名“第一书记”奔赴贫困村精准扶贫
发布日期:2015-10-12      | 字体大小:【

      10月9日,融水县召开2015年县级贫困村第一书记选派动员会,该县26名贫困村第一书记将于10月9日分别前往26个贫困村,开展驻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工作,促进贫困村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助推贫困村摘穷帽、拔穷根、挪穷窝,确保贫困村群众过上全面小康生活。

      今年8月以来,该县以牢固树立抓好基层、夯实基础为导向,以严把政治关口、区分村情实际、完善机制政策等为措施,做好2015年贫困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

      严把政治关口,选准“第一书记”。通过个人自荐、群众领导干部署名推荐、单位提名推荐及单位考核、公示等方式,将一些优秀党员干部确定为“第一书记”后备人选。由县委组织部门牵头,组织人员到组织部、人社局、教育局等部门后备人选的出生日期、政治面貌、学历学位等方面进行全面核实。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即取消担任“第一书记”预备人选资格。县纪委、检察院、计生、综治办等部门对预备人选进行审核。通过层层筛选、考核等程序,县委从推荐的50多名党员干部中择优选取26名,同时自治区选派20名、市选派19名有大局意识、熟悉农村工作、综合能力强、能吃苦、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65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实现了新选派贫困村“第一书记”的全覆盖。2012年至今,自治区、市、县共选派“第一书记”171名,有力助推精准扶贫工作。

      区分村情实际,保证按需选派。该县通过全盘考虑,区分村情,分别给不同类别的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对于党组织书记工作能力不强、班子不团结等软弱涣散的村党组织,专门选派熟悉党务工作的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基层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服务基层群众。对于产业薄弱的贫困村,专门选派涉农部门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根据实际情况,集中精力带领村民发展生态民俗山水旅游、高山茶叶种植、特色产业发展等为主体的致富项目,让村民共奔致富路。对于少数民族村寨,专门选派熟悉民族语言、懂民族民情、会做民族工作的党员干部到民族村担任“第一书记”,引导少数民族同胞接受新理念、谋求新发展,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让少数民族同胞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

      完善机制政策,激发干事热情。面对高寒山区、交通不便、远离县城等特点,该县给“第一书记”配备炊具、被子及补助交通、信息费等,让“第一书记”在村里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县委组织部、“第一书记”管理办公室将组织人员不定时到贫困村走访、看望第一书记,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工作、生活开展情况等,引导他们尽快适应民俗民风和农村环境,并为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安心基层,做好扶贫工作。制定出台了《融水苗族自治县区、市、县各级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方案》,要求派出单位要全力以赴支持“第一书记”工作,乡镇党委要关心、配合“第一书记”工作,“第一书记”每月驻村不少于20天,使“第一书记”能放下单位担子,安心农村,扎根基层,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融水县委组织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