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把鼓楼的飞檐拍全,光线从侧面打过来更有层次感!”在斗江镇思欧村,村民们举着手机,在指导老师的耐心点拨下,正用镜头捕捉侗族建筑的独特韵味。这生动的一幕,源于斗江镇党委、政府精心打造的“斗江学苑”培训品牌,一场以党建为引领、以技能为纽带、以振兴为目标的实践活动,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开展。

为破解乡村发展中“技能短板”“宣传乏力”等难题,斗江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将提升村民现代技能作为党建工作融入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组织党员和村民开展短视频拍摄剪辑培训。党员带头学、群众跟着干,大家专注聆听指导老师对拍摄构图、光线运用、剪辑技巧的讲解,密密麻麻的笔记里写满了对新知识的渴望,互动提问时的热烈讨论彰显着钻研精神。这种“比学赶超”的劲头,正是党建工作激发基层活力的生动写照。

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培训期间,学员们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实地拍摄。党员骨干率先示范,村民们紧随其后,以家乡的绿水青山为背景,以侗族建筑、民俗文化、侗族美食等为素材,将课堂上学到的运镜、调色技巧融入实践。“以前只会用手机拍个日常,现在知道怎么把村里的稻田、茶园、鼓楼拍得更吸引人了!”村民梁大姐一边调整拍摄角度,一边兴奋地说。从“零基础”到能独立完成短视频创作,村民们的学习成效在实践中得到充分检验,更点燃了大家宣传家乡的热情。
如今,走进斗江镇的村屯,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有人聚焦金灿灿的稻田,拍摄优质稻米的生长全过程;有人深入茶园,记录茶农采摘、炒制的传统工艺;有人拜访非遗传承人,用镜头讲述侗族文化的传承故事。这些由村民亲手拍摄的短视频,带着泥土的芬芳和生活的温度,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开来,不仅让更多人认识了斗江镇的美景、美食、美文化,更为本地农产品打开了新销路。党员群众化身家乡“代言人”,用新媒体的力量擦亮“斗江名片”,让党建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实效。
下一步,斗江镇党委将持续深化“斗江学苑”品牌建设,以党建引领整合更多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让更多村民掌握宣传技巧、提升产业思维。通过党员带头干、群众齐参与,让一个个镜头成为展示乡村魅力的窗口,一条条短视频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以实际行动书写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