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生态乡村建设中,城中区环江村进一步巩固清洁乡村“四清”工作基础,通过“四实”即组织领导“实”、基础建设“实”、生态发展“实”、村屯文化“实”,实现村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组织领导“实”,长效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城中区环江村以党支部书记为领导核心,村两委班子积极参与,划分责任区,责任落实到人,形成村委与生产小组共管、村民实时监督的长效机制。由村民集体推荐各屯优秀人员组成保洁队伍,并制定保洁员管理制度、保洁员工作制度和奖惩措施。村两委对各屯卫生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并及时反馈,每月各屯开展一次交叉检查并总结,互相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充分利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文艺演出、星级文明户和美丽家庭评选等载体,开展生态乡村活动宣传。
基础建设“实”,村民生产生活得到改善。在城中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组织指导下,环江村积极整合资源,优化改造,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村屯内道路硬化工作已基本完成,方便村民生产的生产性山岭道路也全线贯通,生产性山岭道路全长17公里,实现了屯屯通、山山通。在精品果园示范园区投资15万元修建水肥一体化水利设施,为100名果农的80亩果园提供灌溉用水。在全长7750米的村屯道路上投资10万元安装54盏路灯,解决村民夜间出行难问题。为改善饮水质量和水量不足,投资160万修建一小型净化水厂,预计8月底完工。蓄水池通过过滤净化等程序全天候24小时为村民提供安全生活用水。
生态发展“实”,都市观光农业渐露峥嵘。环江村在推进生态乡村建设中,不仅要求环境清洁,更追求生态环保。在田间地头放置垃圾回收桶,对农业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二次污染。同时,放置防虫板和防虫灯,利用生物防虫技术防治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缓解土壤污染问题。推动村屯绿化、增加绿化面积。环江村在雷村屯进行绿化改造试点,种植红继木、蜘蛛兰、茉莉球等植株约30000株,动员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杨梅82株,加强对屯内古树的保护,修建古树墩,安排专人每天定时对绿化带和古树进行浇灌。加强对屯内柳江边百年古龙眼树林(约300多棵)的保护,安排专人每天对林子的环境卫生进行保洁,并定期对老树枯枝进行修剪。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丰富产品品种,培育龙眼、红肉蜜柚、黄皮果等十余种精品水果示范基地,实现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的目标。今年,环江村又在山岭扩种红肉蜜柚100亩、黄皮果树100亩,红肉蜜柚已成为环江村的特色产业,现已完成包装箱的定制,之后将进行大力推广,促进村民收入翻番。
村屯文化“实”,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环江村在村活动中心搭建了戏台,修建了文化宣传长廊,增添了娱乐健身器材。先后组建了村妇女文艺队和龙舟队,村里妇女利用农闲时间进行排练,结合生态乡村活动内容进行文艺宣传,并以三句半轻松幽默的形式宣传生态乡村带给村庄村民的巨大变化。龙舟文化是环江村的传统文化,环江村龙舟队都由村里壮年男子组成,队员们放下手中的农活,积极参加训练,在柳州市龙舟大赛中获得了业余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并有幸代表柳州市到海南三亚参加全国龙舟总决赛。为发展农业旅游,环江村每两年还举办一次龙眼节,开展摘龙眼、品龙眼、龙眼王评比和文体游园、文艺演出活动,庆祝龙眼丰收,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吸引市民到环江村旅游消费。( 田静、区委宣传部盛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