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坚持立足本地、面向广西、辐射东盟,从政策、引才和服务等方面加大力度,建成广西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推进柳州现代制造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一是高标准建设引才高地。采用“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主动引进实力雄厚、具有运营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经验的中科院所属专业团队,与市属企业合资成立公司,投资20亿元建成总建设面积20多万平方米,形成集人才引进、开发、配置、使用、培养和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等功能要素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人才产业园。围绕柳州产业发展需要,严把准入关,通过优中选优方式,吸引高端、有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机构入驻,目前,产业园已引进包括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多家国内百强人力资源企业93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对产业园引进的高端人才和团队,简化程序,实行“一事一议”,最高可资助人才(团队)项目资金1亿元,3年内给予生活补助每人每月3万元。目前,已经对引进的国家级产业领军人才曹海平、杨士林、杨亚涛及其团队实行了“一事一议”,兑现资金总额1.02亿元。
二是高精度对接实现“靶向引才”。深化组织、人社、行政审批、大数据等部门合作,打通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壁垒,实现人力资源和人才通用数据互通互联互享。运用身份认证以及区块链技术,构建“基础支撑、业务开展、综合服务、工作分析”四大信息服务系统,聚焦服务人才、企业、高校、政府,打造集人才服务、测评、培训、求职以及企业招聘、企业服务于一体的业务平台,实现多方合作交流、产品展示、供需对接。依托大数据技术,分析柳州市、广西乃至东盟区域内未来3—5年内人才储备、企业用工需求和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绘制柳州市“5+5”产业人才需求地图,全面启动“龙城英才”地图精准引才计划,2020年以来,开展产才匹配度分析6.2万多人次,精准引进高端人才325人,引进本科及以上人才1.5万人,解决本地用工和转移就业人数超过5万人。
三是高质量保障提供优化服务。制定促进广西(柳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实施办法,在企业开办、办公用房租金等方面给予较大的资金扶持力度,按照入园企业要求进行“个性化”装修, 共为93家企业提供拎包入住服务。实施精英人才培育工程,整合入园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机构,针对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人力资源主管和从业者、车间班组长等,开发相应类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立23人组成的培训导师队伍,开展学术交流、专题培训和系列讲座65场次。建立“人才秘书”服务制度,开通“人才秘书”专线,配备专业对口的人才秘书,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服务高层次人才,提供专项服务560多次,协调解决问题136个。开展“一站式”人才服务,在产业园成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开设人才服务窗口,采用“一窗接件、并联预审、集中反馈、专员办理、统一建档”方式提供服务,为高层次人才的评价认定、引进流动、待遇落实、生活保障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