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欲方可安身
“节欲”一词的意思是“节制欲望”,是人们自觉的对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加以必要的限制和控制。欲望常常与贪婪为伴,与罪恶同行。为官从政,应坚守道德底线,坚持“四个意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心存敬畏,不忘初心。摆正自己的位置,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遏制蠢蠢欲动的欲望。
一、约束权力的膨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权力作为一种政治上的强制力,职责内的影响力和支配力,具有较强的扩张性、腐蚀性、利己性。如果对权力不加约束,就会出现权力膨胀、异化、私有化等现象。许多“老虎”锒铛入狱,大多是因为权力过大,滥用无度,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是权力专制型。有的领导干部手握大权,凡事一人说了算,一手遮天,这是明显的“一言堂”“家长制”。这种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民主,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容易走进暗箱操作的死胡同,严重剥夺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二是权力放纵型。权力凌驾于制度之上,制度变成一纸空文。这是权力滥用,缺乏监督。没有制度监督的权力就像脱缰的野马,肆意横行。“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样样管,事事管,为所欲为。三是权力私有型。权力变成私有财产,成为自己牟利的工具,完全背离了“权为民所用”的核心要求。
因此,领导干部应克制权力膨胀的欲望,自觉接受制度的约束,会用权,用好权,让权力在柔软的草地上晒晒阳光,使权力之花在民主和谐的春风中竞相开放。
二、抵制金钱的诱惑。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极力夸大金钱的作用,但钱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当今社会,没钱是不行,然而我们必须谨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格言。有的领导干部把手中的权力当作“摇钱树”,大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踩踏法律底线。尽管身家上亿却惶惶不可终日,成为金钱的奴隶。对人民背信弃义,也忘记了入党时那“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遵纪守法,服务人民”的旦旦誓言,最终成为人民茶余饭后的笑谈。党员干部应当“守得住清贫”,修身养德,筑牢防腐基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公仆意识,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于心。
三、拒绝美色的蛊惑。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英雄难过美人关”,但红颜祸水。在美色面前,许多领导干部却hold不住,无不挂上“作风问题”的招牌,成为石榴裙下的牺牲品。党员干部应“耐得住寂寞”,望色止步,遇色避之。枕头常放一个警钟,心中常装一部法律。提高党性修养,自尊自重,自律自省,追求高尚情操,远离低级趣味。必须摒弃“宁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错误思想,不要图一时的快乐而悔了后半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南唐后主的悲剧不应重演。
欲望是个无底洞,永远无法满足;欲望是个魔鬼,在快乐中吞噬你的灵魂;欲望是个糖衣炮弾,在甜蜜的诱惑中炸毁你的一生。节欲方可安身!我们必须认清它的真面目,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抵制思想自觉落实到行动上来,戒私心,去私欲,做到心中有国,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堂堂正正做官,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一个经得住考验的新时代党员。(柳江区网友覃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