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四需” 正确对待个人进退流转
换届之年,许多干部面临职务调整,一些同志难免思想波动,有的甚至产生不正常的心态和行为。在换届关键时期的进退留转面前,直面“四需”反省个人进退流转
“进”,是党的事业发展进步的需要。淡然处之,做到“进”而不喜。提拔使用干部,是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是推动工作、发展事业的需要。在临届面“考”前,领导干部要对权力和地位看淡一点、再轻一点,始终保持一颗平常之心,淡然处之,做到进而不喜、进而不傲,面对组织的信任,更多感到的是压力和挑战,责任和使命。在更高层次的领导岗位上开拓进取,干出一番新成就,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新期望。
“退”,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需要。“退”者,要自觉服从大局,淡然接受并坚决站好最后一班岗,退得心安、退得无愧、退得健康;要始终坚持退岗不退为,做到政治觉悟不退、精神追求不退、模范作用不退,善始善终地做好本职工作,发挥余热;要毫无保留的为新同志传送工作经验、心得体会等,促进新同志尽快熟悉情况、有序开展工作,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留”,是保持领导班子工作连续性的需要。换届不是换班,多数干部还要留任。留任的同志不应计较或攀比,应正视现实,发挥自己熟悉情况,群众基础好,经验丰富的优势,奋力拼搏,在新的阶段创造新的业绩。同时做好新同志的传、帮、带工作,使新同志尽快熟悉情况,推动一方发展。
“转”是优化干部资源配置的需要。换届中需要统筹兼顾,因此一些领导干部不得不“转地”、“转行”进行交流。“转出去”需要领导干部的牺牲精神,更要服从组织统筹安排。多岗锻炼也是考验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一个人要有不断地提高,就要珍惜这种多岗位锻炼的机制和平台。锻炼意味着成长,尤其是青年领导干部,要在新岗位上迅速进入角色和状态,一如既往保持为民服务奉献的宗旨,让转岗交流真正成为自身不断成长的助推器。(柳江县网友覃美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