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任务。为找准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我们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和思考。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村级干部班子结构不合理。文化偏低,年龄偏大,女性比例偏低,党员比例偏低。班子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班子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的村长期不发展党员,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后继乏人的问题相当严重。
二是党员队伍素质不适应。农村长期不参加党组织活动、不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不交纳党费的 “三不”党员逐渐增多。有的农村党员干部作风飘浮,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政策理论水平低、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创业致富发展能力弱、协调组织能力不强、在群众中威信不高等问题十分突出,很不适应建设新农村的需要。
三是运行机制不协调。一方面,乡镇党委、政府没有理顺与村“两委”的法定关系,把村“两委”当成派出机构或下属单位。另一方面,村“两委”职责不分,混淆角色,工作方法简单。另外,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党组织对本村经济工作和其他事务的调控手段越来越少,但工作任务却有增无减,加之班子建设不够有力,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少数村领导班子甚至陷入“说话无人听、办事没人跟、困难无人帮”的困境。
四是发展思路不清晰。乡镇党委、政府没有认真指导村“两委”制定任期工作目标责任制,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加上村干部素质较低,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见、思路不宽、思路不清,村“两委”工作“见子打子”现象严重。
五是组织活动不正常。村级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等得不到有效落实,多数村一年只开一、二次党员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村党组织生活和村民自治活动难以正常化。
六是集体经济不富裕。我县除了少数村有集体鱼塘、集体林场、集体土地、门面出租等集体经济项目外,绝大多数村没有集体企业,发展集体经济无项目、无收入,成为“空壳村”。
七是关爱机制不健全。一方面,没有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村干部离职后的待遇没有得到较好的保障,后顾之忧没有解决,导致村干部思想压力很大,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偏重于强调党员的义务,很少关注党员的权利,党内关怀机制尚未建立完善。在农村党组织生活中,党员的主体地位很难保障,特别是对广大农民党员的关爱帮扶不够。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基层党组织领导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看成“软任务”、“虚工作”和“麻烦事”,讲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平时应付了事。
二是经费投入不到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费没有纳入乡镇财政年度预算。目前,县财政每月只安排村“两委”办公经费100元。
三是领导责任不到位。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农村党建工作意识淡薄。尤其是2006年以来,乡镇党委不设专职副书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本成为组织委员一个人的工作。
四是资源整合不到位。由于各部门分工不同以及体制机制原因,协调整合各类资源,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十分困难。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与思路
(一)以提高整体素质、焕发队伍活力为重点,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要深入实施“村支书培养计划”,选好配强村支书。要深入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力度。要进一步优化村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的文化年龄结构。要大力扶持村干部和党员骨干创业,提高带富能力和示范作用。要深化实施“党员目标管理”和“争先创优活动”,使党员职责岗位化、党员活动定期化、党员管理经常化、党员考核制度化。
(二)以扩大工作覆盖面、拓展服务功能为重点,改进优化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方式。要在自然屯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落实村民小组长报酬待遇,改进村民小组活动方式,强化村民小组职能,拓展工作内容。要大力组建农村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加大在各类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实行新经济组织与党组织建设同步考虑,保证农村党组织对农村工作的全覆盖,创新农村党建服务经济建设的新路子,探索推行“支部+协会”、“支部+公司”等农村党建“1+1”工作模式。
(三)以党内民主推进基层民主、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为重点,建立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和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机制。要建立完善民主决策和民主议事制度。要建立完善“党员服务中心”体系建设,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要建立完善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和村干部报酬待遇正常晋升机制以及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优秀村干部考录或破格录用国家公务员制度。要关注、关心、关爱生活困难党员,大力扶持骨干党员创业。要长期开展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活动。
(四)以理清发展思路、增强发展后劲为重点,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子。要走资源开发、盘活资产、发展特色产业的路子。通过土地流转经营、土地入股、参与管理等形式,引资引企开发本地资源,想方设法发展集体经济。要设立财政扶持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专项资金,集中财力兴办集体经济项目,逐年消灭“空壳村”。
(五)以运行协调高效、激励惩戒并重为重点,构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体系。要建立县、乡镇党委抓党建工作责任制。要建立党建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要建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要建立党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和述职评议考核制度。(融水县委组织部 马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