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一论断抓住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高校是人才的摇篮,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既关乎每个青年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问题,须把好“三关”。
一是把好“道德关”。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国之德谓之大德,大学之道在明德,道德无疑就是“总开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导学生懂善恶、明是非、知荣辱,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
二是把好“责任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美好的梦想需要奋斗,中国梦尤需青年担当。高校学生要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二是把好“落实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高校党委要站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高度,深刻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履好职、尽好责。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采取多种方式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引导学生,使受教育者切身感受到科学理论的说服力、理想信仰信念的感召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