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大年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紧盯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始终把加强干部脱贫攻坚教育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在提高培训实效、摸清干部现状、充足培训内容、加强制度建设、丰富培训载体等方面下功夫,有效提升了扶贫干部队伍脱贫攻坚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聚焦脱贫攻坚,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大幅提高
紧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围绕脱贫攻坚重点难点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增强教育培训实效性。一是突出精准扶贫政策培训。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级脱贫攻坚有关会议文件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党政一把手亲自对全乡乡村两级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使乡村干部准确掌握上级脱贫攻坚政策和会议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力促进精准扶贫政策高效落实。二是突出脱贫攻坚能力培训。制定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突出帮扶干部队伍、村两委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培训。2018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33期,1750人次。其中,帮扶干部队伍培训18期,1152人次;村两委干部培训6期,182人次;党员培训6期,320人次;致富带头人培训3期,96人次;另外各村、屯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培训65期,3865人次。
摸清干部现状,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合理开展
分析工作需求,科学制定脱贫攻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课程,做到因需而设,一个班次突出一个特点,一个班次明确一个主题。如:2020年3月13日对帮扶干部队伍开展2020年度“一户一册一卡”填写业务专题培训,对照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自治区贫困退出验收办法,按照各自承担的目标任务,制定出不同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培训;2019年11月8日对乡村干部作贫困户脱贫摘帽“双认定”工作专题业务培训。同时,还根据干部的特点和素质状况,确定不同培训目标和内容,及时把广大干部最希望了解的知识,最渴望掌握的理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列入培训课程,切实提高脱贫攻坚教育培训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如:每年都多次对干部地帮扶工做作再次业务培训。
充足培训内容,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明显增强
坚持按需培训,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有脱贫攻坚帮扶责任的干部主要从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脱贫攻坚形势与任务,上级脱贫攻坚主要政策及部署要求,乡级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实务,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实务,乡村振兴、乡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途径方式及卡册填写业务方面开展培训。对村两委干部培训主要从产业就业、集体经济建设、保障性政策、脱贫退出务实等方面进行培训。对党员开展党规党纪教育培训,进一步强化广大扶贫干部理想信念、党性观念、提高宗旨意识,思想觉悟、政德修养、品行作风,牢固信仰之基、从政之基、廉政之基,强化党的宗旨和优良作风教育,教育引导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扶真贫、真扶贫。对致富带头人从学习政策,学习法律,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培育带富能力方面开展培训。对全乡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采取在村、屯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的方式, 围绕健康、教育、兜底、危房改造、易地搬迁、金融扶贫等惠民政策由扶贫部门业务骨干或乡、村干部进行培训服务,确保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培训全覆盖, 有效提高贫困群众的政策知晓率。
加强制度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不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升干部扶贫开发水平。一是完善考核考评制度。将干部脱贫攻坚教育培训工作作为的一项考核指标,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中来,考评结果作为各村、各单位脱贫攻坚任务落实的重要依据。同时,对相关责任单位脱贫攻坚年度培训任务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从而确保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二是建立培训管理制度。建立干部脱贫攻坚教育培训登记管理、培训考勤、讨论交流、培训结果反馈等制度。三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积极探索财政、扶贫、培训单位“三位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机制,有力保障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顺利开展。
丰富培训载体,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不断丰富教学载体,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形式,结合培训主题、培训对象、培训单位、培训资源等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课堂教学和实训基地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培训效果。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会风会纪监督,严格执行有关纪律规定,坚决防止借培训名义搞不正之风。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教育学员把学习培训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