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镇党委以“五重五学五争”为载体,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有效开展,取得了“党建引领、党员带动、助推发展”的良好效果。
“五重”保落实,把“筹备”做“足”。一是重“快”。根据上级的部署要求,做到了方案出台快、会议召开快、部署行动快、工作成效快;二是重“强”。强力保证工作的领导组织,层层建立工作机构,各层级均落实专职人员、专项经费、运行机制、制度配套等要素;三是重“新”。创新“五重五学五争”总载体,多形式推行“乡镇党委书记直通卡”、“农村党群领帮带”等子载体,积极打造“三级联动+三业并举”党建促精准脱贫发展模式;四是重“全”。实行党员组织关系“拉网式”集中排查,建立失联党员、流动党员、后进组织管理台账,排查出失联党员15名,登记核实流动党员64名,保障党员参加学习教育覆盖面;五是重“严”。组派7个专项督导组,划分包干责任区,采取听、看、查、访等形式,定期与不定期到各支部进行督查,逐级落实责任,形成了“书记抓书记,一级抓一级”的工作形态。
“五学”打基础,把“学习”抓“活”。一是“微学”。创立大埔镇指尖课堂如大埔镇“两学一做”微平台、大埔党员QQ群,每天推送党建新闻及学习内容,并开设“十分钟党课”进行学习测试和交流。二是“广学”。采取课堂集中学、讨论交流学、平常自己学、现场实践学等形式,按计划、按要求、有方向、有目的、系统性地学习党章、讲话等内容。三是“研学”。专门定制1000本学习笔记发放给各支部按要求做好学习和调研笔记,以“三会一课”为平台,针对4个必学专题开展学习讨论研究,推动作风不断好转。四是“树学”。发挥正面典型激励和反面典型警示作用,成立红色巡回宣讲团和百姓讲宣讲团,宣讲课题10期,受益群众3000多人;建立知青城现代党性教育基地,组织党员进行基地体验学习教育;创建大埔镇“两学一做”学习展示厅,上墙“两学一做”成果展、党风廉政典型案例等内容,增强学习教育的效果。五是“送学”。对流动党员、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及年老体弱党员,采取寄送学习资料上门和网上学习等方式组织学习,共计发放《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300册,印发学习宣传资料500多份,确保所有党员不缺课、不漏学、不掉队。
“五争”当先锋,把“合格”聚“强”。一是争服务先锋。成立“一线通”党员突击服务队,本着快捷服务、随叫随到的原则,就近从快处理问题,推行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各支部成立服务队21支,注册登记志愿服务队党员190名,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57件,帮助困难群众639人。二是争引航先锋。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成功举办第一期“贫困就业直通车现场招聘会”,共有174名就职者达成了用工意向;集中力量做强产业,打造田垌村莲藕农业观光示范园、三塘村“糖业双高基地”,带动示范带片区贫困村产业发展。三是争和谐先锋。在示范村设立村级“金牌调解室”,在村民小组设立“调解服务队”,通过“党委、支部、党员”三级联动,力争把各类矛盾解决在村里,今年以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3件,维护了社会稳定。四是争环保先锋。广大党员干部带头积极参与道路、河流等公共场所卫生环境清扫与整治,带动群众参与大清扫活动2000多人次,清理卫生死角218处、垃圾10多吨、河道20公里。五是争敬业先锋。督促各窗口单位落实党员挂牌上岗、亮明身份制度,在敬业修德、提高服务质量中争当先锋;在职党员进村(社区)亮出身份,认真服务结对帮扶对象,在模范履行岗位职责、服务社会中争当先锋,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