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春节双节将至,这是我们在反腐败新常态下迎来的又一个“年关”。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在过节过年之时,能否守住“廉”关,经受住考验,管住自己的手和嘴,把好“家门”和“后院”,这是一项年关的考验。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国原本就有“拜年”的传统。权力场、利益场中的人们之间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向来都不会那么简单。有的新上任者,想借节日之际拜拜“码头”的“领导”;有“圈子内”联络一下“兄弟”情谊的“礼尚往来”;有跑官要官的“溜须拍马”;还有红顶商人的“投其所好”;官商勾结的“行贿受贿”甚至亲戚朋友的“叮嘱、拜托和恳求”等等。不少案例表明,过年过节恰是官员腐败的高发期,很多领导干部往往由此开始,没能守住底线、慢慢走向歧途。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以色交者,色衰则尽。”笔者以为,要过好“廉”关,留住“廉”节需从小、从己做起。面对“节日”的诱惑,往往产生“只此一次”、“收点小礼不碍事”的心态,认为逢年过节自己只收一点点是人之常情,只要没有挥霍公款、没有收大钱就不是犯错。殊不知,“千里之提,溃于蚁穴”,也许就是这“一点点”打开了贪腐的缺口,滋生了腐败的土壤;其二还得严于待人。“礼尚往来”的习俗让送礼成为了一些行贿者的借口。不论领导干部自身做得多么好,总有一些送礼者想借此动一动,不走正路走邪路,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在严于律己的同时,还得严于待人,管住送礼者的“登门拜访”,对送礼者的出格行为予以严厉纠正,不能将喜庆的节日成为跑官买官者攻关腐蚀的日子,管好本身的权、守好本身的德、留住本身的清白。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礼小而拿之”我们党员干部应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弃非份之想,远离腐败的土壤和基因,以一身正气向社会吹出缕缕清风。(柳北区网友 林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