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班座谈会中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位不在高,爱岗则名;权不在深,敬业则倡;斯是干部,唯有担当。”这是为官“尽责任”、“忠党性”的操守和义务。但当下,有的干部缺少对现实情况的了解以及复杂局面的判断,不敢负责,不敢担当。这样的干部“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亦步亦趋地成为推脱难题“太极高手”。甚至精神颓靡,工作得过且过,为自己不担当、不作为找理由。然而,“顺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难事看担当”。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了正确的价值观,在主流思想的影响下。领导干部具有担当精神,对于一些只做“保险事”,不探“新路子”的官员无不等同于头上悬着一把剑,身边多了一双眼。如果说清廉是一名官员向上的“方向盘”,那么担当精神就是助力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车轮”。
“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具备担当的精神,是拾起信仰,为一方人民安康,一方水土安宁的责任。因此,为官要有担当的意识,在重任面前,迎难赶上;为官要有担当的勇气,在难题面前,敢为人先;为官要有担当的责任,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柳北区网友 潘律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