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柳北区金葫社区的党总支有265名党员,为了提高党组织服务的效能,设立了15个支部,支部书记几乎全是退休人员,有的已80多岁。社区成立以来,这些书记用他们的热心和担当,义务服务党员和群众。在其他社区,这样的“党支部书记”也不少。
社区的好帮手
今年64岁的吴水秀有着42年党龄,是金葫社区柳啤生活区二支部书记,也是该生活区的居民小组长。自2004年啤酒厂改制后,她带领几个老同志成立自管小组,主动承担起管理生活区大小事务的重任。
尽管不收一分钱的物业费,仅靠低廉的停车费维持,但不管是容易激化邻里矛盾的停车问题,还是一拖再拖的下水道堵塞问题,经过吴水秀的处理,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金葫社区党务工作者钟梦巧介绍,像吴水秀这样,社区党支部的支部书记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党员,因为退休了,有时间,加上就住在生活区内,非常熟悉所管支部党员和群众的情况。此外,他们大多文化水平比较高(至少高中毕业),思想觉悟也高,比较有责任心,最重要的是,有一颗服务他人的热心,“他们很有担当,在居民中也较有影响力,为我们分担了很多,是社区的好帮手”。
吴水秀表示,她管的都是小事,但小事没做好会引发大事,她只得耐心去做,“我是党员,也是老百姓中的一员,他们有困难找我,我要尽量帮”。由于吴水秀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处事公正,没有私心,生活区的党员、群众都很信服她。
党群的好朋友
今年83岁的何发强是航运西区二支部的书记,由于他能说会唱,书法写诗样样精通,尤其唱得一口好山歌,被人亲切地称为“何有才”。尽管83岁了,何发强的身体和精神面貌都很好,每次社区举行活动也少不了他的身影,奉献才艺,出谋献策。
何发强自告奋勇管理社区老年活动室,每天早上开门,晚上关门,维护秩序,打扫卫生,都是义务劳动。有他坐镇,辖区里的老年人都很愿意前来打牌下棋。活动室还承担了留守老人(子女都外出打工)心理疏导室的功能,何发强总是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哪个党员、群众家里有困难有急事,他也是第一时间知道,然后通知社区。
何发强从2002年到现在,做了十多年的支部书记,管着几十号党员,收党费、参加党员大会或组织召开党支部大会,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或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汇报近期工作情况等,都要亲力亲为,很不容易。
社区党总支书记龙瑜介绍,金葫社区15个党支部书记中,仅有2个因为生病和搬家“卸任”,其他都像何发强一样,从社区成立起一直连任到现在,因为“党员群众信任他们,他们也自愿承担这份责任”。
何发强也表示自己以前做政治工作,这些做这些事也不算什么,“我做这些事并不觉得吃力,不过也希望有人来接棒”。
民意的传声筒
金葫社区有11个居民区,265名党员,而社区仅有两名党务工作者,除了党建工作,还要负责社区其他事务,深入群众了解民意的精力不足。而这些老支书本身就从群众中来,比较了解群众关心的问题,也能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意见。
“我们小区有些居民养猫养狗,很不讲究卫生,让猫狗在公共区域随地大小便,很多居民对此意见很大”。“有居民反映他们家楼上的住户经常深夜酗酒猜码,声音太嘈杂影响周边住户休息”。“我们隔壁家那个李大爷病倒了,社区党总支是不是抽时间去看望一下。”在金葫社区,能经常看到这些老支书的身影,他们往返于社区与群众之间,充当着民意的传声筒。
社区党总支书记龙瑜笑着说:“这些老支书真的很热心,经常向社区反映群众的心声,义务地去为我们收集民意、传达民意,而且毫无怨言,是他们为社区和群众搭起了连心桥,有了他们,我们和群众才走得更近。”(雅儒街道党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