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社区立足社情民意,以金沙角小区为依托,用“一堂、两地、三站、四室”的工作模式,全力打造支部庭院,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注重学习教育,积极抓好党员“一堂课”。支部礼堂在抓好党员“三会一课”和学习系列重要会议精神之外,还开设“党建微课堂”、“书记大讲堂”、“百姓道德讲堂”、“法律讲堂”等教育课程,拓宽社区党员学习教育途径,满足党员多样化需求,提升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同时,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上门送学,借助互联网的力量,通过QQ群、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等形式对流动党员进行学习教育,全方位覆盖党建教育。此外,通过《东台最强音》——注重讲,开展理论传播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加强教育宣传,精心营造党建“两阵地”。支部庭院依托小区长廊、办公场所和党建阵地的绿化带,积极打造“文化长廊”和“红色足迹带”两大宣传阵地,全方位展示社区党建工作。通过“红色足迹带”晒党史、长征精神,文化长廊晒好家风家训、道德模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在相应主题板块打造不同知识宣传阵地,定期更新,扩大党务公开范围和力度,让辖区党员群众进一步了解社区党建动态,搭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桥梁和纽带。
发挥民众议事,致力排忧解难“三大站”。支部庭院设置“党代表工作站”、“党群议事站”、“邻里调解站”等三大站,搭建社区党员群众参与社区事务平台,落实党内民主,发挥党员主体作用。通过三大站收集社情民意了解居民诉求,畅通党情下达、民情上传渠道,促进党委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整合社区律师、老党员、法律志愿者等资源,规范基层调解工作,解决居民纠纷,帮助居民参与法律援助,为居民答疑解惑和排忧解难。
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活动载体“四个室”。支部庭院通过“志愿服务室”、“党员义工室”、“图书阅览室”、“社区综合文化室”扩大社区服务的覆盖面。以金沙角志愿服务队为代表的多支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创城、义卖捐赠、帮扶救助等活动,打造多样化志愿服务。党员义工以“走访”、“下访”、“互访”等形式深入群众,对困难户、残疾户等开展“帮扶关爱”活动,通过走访慰问解民忧促民生。图书阅览室每周定时向辖区居民开放,社区提供免费借阅服务,让居民真正共享文化型社区带来的便利。社区综合文化室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文娱活动表演,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公园街道东台社区 罗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