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区为推动城乡发展建设美丽城市,深入挖掘环江滨水大道及周边村屯浓厚的乡土文化,打造成“美丽乡愁”文化带,进而带动沿路农业、商业、旅游、文化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为城中区美丽乡村建设再谱新华章。
因地制宜,挖掘“美丽乡愁”。城中区因地制宜策划“四个系列”主题,挖掘、整理“美丽乡愁”。自然景观:利用现有的丰富自然景观资源和一些传说、故事进行合理的演绎,力争做到景色引人入胜、故事锦上添花。人文景观:与当地老人深入交流,并且翻阅大量的文史资料,采访本土文史专家,深入挖掘沿岸村屯的人文景观。历史景观:结合相关历史人物的生平足迹、历史素材,做出良好宣传效果吸引大量游客。民俗特色景观:借助村屯特色民俗文化,开发旅游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便于推广附加产品。
借助媒体,宣传“美丽乡愁”。组织文史专家、文艺编导、记者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挖掘整理各类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形成美丽乡愁系列故事。在采风、摸底的基础上,借助柳州电视台和新媒体平台推出系列乡愁专题,向市民和网民宣传推广城中区美丽乡愁。举办乡愁活动推动乡土文化发展,并以新闻和乡愁专题的形式在电视台播出,宣传推广乡愁旅游。以“留住美丽乡愁”为主题,拍摄乡愁创意宣传片,在柳州电视台高密度播出宣传,吸引市民和游客到环江滨水大道休闲旅游。
依靠载体,传承“美丽乡愁”。在各村屯文化活动室展览乡愁文化、故事和新闻专题、宣传片,在每个景观节点建设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鲜明的乡愁名称、形象和内涵标识。把美丽乡愁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完好地保存下来,以此教育村民爱家乡、爱自然、爱乡愁。同时,方便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参观,引导大家传承、爱护乡愁文化,促进美丽乡愁旅游,带动广大村民致富。(城中区委组织部 梁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