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城中区委按照市委工作部署和要求,切实落实好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党建工作提升年”活动,实施“六大行动”,推动优势资源向基层延伸倾斜,有效实现让基层干部强能力、使基层群众得实惠,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责任在一线落实。把2015年定为城中区“党建工作提升年”,区委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责任部门牵头实施“六大行动”,建立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我先后4次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研究部署党建重点工作;40多次深入社区、农村、企业以及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调研,把上级重要部署、城区中心任务与基层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创新实施“党建项目化管理”,打造红色商圈、智慧社区等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党建项目,基层党建在强基固本、推动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
资金在一线倾斜。2015年投入党建经费93万元,比去年增加24.7%。投入2200多万元用于生态乡村“三化”建设,力争提前一年完成生态乡村建设任务。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重点对基础薄弱的村级党组织进行扶持和指导,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如为牛车坪村新建办公楼1栋、篮球场1个、戏台1座,解决了该村因整村改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不达标”的问题。目前我区沿江农村党建示范带建设初见雏形,6个村建成柳州市五星级党组织4个、四星级2个,创建率达93.3%。
干部在一线培养。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党纪教育、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重点,组织开展“争当三严三实好干部”主题演讲、“书记读书季”系列活动,领导讲党课、党员公益日等活动深入人心,开展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集中轮训5期300多人次,举办“最美城中人”百姓宣讲等活动242场2万多人次参与。增派15名扶贫攻坚精准识别队员赶赴融安,助力5名贫困村第一书记“调结构、扩规模、创品牌”产业扶贫;14名“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工作队员累计进村入户530余户,解决矛盾纠纷40多起,做好事实事70多件;选派27名优秀年轻干部参与环江滨水大道、静兰村整村推进等重点项目征地拆迁,截止11月累计完成征地面积2279亩、拆迁面积20.3万平方米。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工作的有效机制,全面落实报酬、社会保障等待遇,创新谈心谈话和结对帮带制度,真正做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目前6个村全部配备大学生村官,其中3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学生村官陆广益当选柳东村党支部书记。离任的大学生村官中,3人考录公务员或事业单位,1人自主择业,1人读研。
问题在一线解决。“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突出“边学边查边改”,区四家班子成员下基层调研494次,征集到意见建议305条,解决问题213件。党代表工作室(站)实现在街道、社区(村)的全覆盖,共开展党代表接待日活动58次,接待党员群众来访600多人次,走访慰问党员群众200多人次,受理或转办热点难点问题132个。创新开展“助力微心愿、温暖城中人”主题实践活动,全区处级干部、党代表带头结对帮扶困难群体,实现微心愿200多个。(区委组织部 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