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仪式上作关于“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的重要讲话时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领导干部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展示”。
领导干部是我们脱贫攻坚战的“主攻手”、“指挥员”,必须保持着顽强的斗争精神,秉承坚强的意志、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根基层,为基层干实事、做好事。因为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吃劲”岗位上,驻村的领导干部、工作队员面临着贫困村、贫困县特色产业发展不足、农民收入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教育、医疗、住房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难题,需要驻扎在一线的领导干部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需要他们“绞尽脑汁”想办法、出措施、解难题、见成效。
领导干部是我们脱贫攻坚战的“定心丸”、“金钟罩”。然而,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仍有部分领导不注重实际,或夸大功绩、或做事怕担责、或习惯“撂担子”,存在做多错多的心理,对于工作敷衍了事。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发扬斗争精神,联系实际,主动投身到斗争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能“定得住”“扛得住”。如针对中青年干部强化基层实践导向,以递进式历练的方式,让中青年干部多“墩墩苗”,到艰苦的边远地区经风雨见世面,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淬炼”,在脱贫攻坚中增强担当敢作为。
古人云:“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领导干部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必须在斗争中成长,要顺应时代的需求,自觉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重大的斗争中真刀实枪敢干事,到基层一线打几场“硬仗”,把在基层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把群众作为最好的老师,在关键时刻才能经受得住考验,在历练中向前进、壮筋骨、长才干,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淘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