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0日,一位96岁的老党员、老八路、老领导兑现了33年前捐赠遗体的承诺。无论是在岗还是退休,生前还是死后,沈因洛老人都初心不改,坚守着对党的忠诚,他用生命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优秀政治品质。
沈因洛老人一生清平廉洁,去世后,没有花圈,没有哀乐,没开追悼会,有的是我们对他无尽的怀念。没有照片、没有生平、没有墓地,人们却把他的事迹口口相传,他就是我们离退休干部的楷模。退休后,我们也许不能为单位和国家创造利益,但是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积极参加社区活动,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发挥老党员的余热,这些都是我们离退休党员应该做的。我们更要学习沈因洛老人,活着不争利,死后不占地的奉献精神。
当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退休后存在“船到船坞,车到站”的松懈思想,自我要求降低,不再追求进步,对忠于党的信念不再那么强烈,甚至做出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走进“退休就是退党,离职就是脱党”的误区。共产党员不仅仅是党员的“第一身份”,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我们应该意识到对党员身份的坚守不应是一时的,更应是一辈子的,党员身份也永远不会退休。
因此,我们要学习沈因洛老人,退岗不褪色,离休不离党的优秀共产党员品质。我们不应忘记自己入党时“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誓言。党员身份是一辈子的坚守,只要我们的思想不退党,我们都可以做到“以无用之躯,尽有用之力”。(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