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干部工作 > 公务员管理 > 正文
山西7名市委书记、市长以“两推两议两差额”方法产生
发布日期:2012-01-19   |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 字体大小:【

山西集中选拔市级党政正职

7名市委书记、市长以“两推两议两差额”方法产生

    近期,山西省委结合市级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实际,在对各市党政领导班子结构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选拔市委书记、市长人选工作方案》,采取“两推两议两差额”的方法,一次性选拔市委书记3名,市长4名,取得较好社会反响。

    “两推”即省委常委会、省委全委会按照一定比例署名推荐人选;“两议”即省委“五人会议”根据推荐情况议定初步人选和考察对象;“两差额”即差额考察和省委常委会票决人选。

   过去 干部初始提名一般由党委、政府或组织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提出。山西省委在此次选拔工作中,一改以往做法,进一步扩大了提名主体。在初始提名环节,先由省委常委会议从符合条件的人选中按照1∶3的比例,署名推荐市委书记、市长初步人选;再由省委“五人会议”对初步人选进行酝酿讨论,按照应选名额1∶3的比例,议定市委书记初步人选9名,市长初步人选12名。在人选提名环节,召开省委全委扩大会议,按照应选名额1∶2的比例,署名推荐市委书记、市长人选;省委“五人会议”对人选进行充分酝酿,提出市委书记人选考察对象4名,市长人选考察对象5名。

    在此次干部选任推荐过程中,山西省委首次采用了省委常委会、省委全委会两次署名推荐干部的方式,强化了推荐主体的责任意识,用权责一致的机制,确保把德才兼备的干部推荐出来。从署名推荐的结果来看,推荐出的人选得票率都较为集中,排名位列前茅,在省委常委、省级领导和全委会成员中有相当高的认可度。特别是在对人选考察中,通过进行个别谈话、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了解目标责任制考核、平时考核、关键时刻考验等多方面情况,进一步验证了人选的公信度。

    山西省委严格执行省委常委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既坚持民主,又善于集中,采取了“四次民主、四次集中”的方法,确定人选和职位。第一次是省委“五人会议”在省委常委会议推荐的基础上议定初步人选,第二次是省委“五人会议”在省委全委会推荐的基础上议定差额考察对象,第三次省委常委会议在考察的基础上票决人选,第四次是省委常委会在省委全委会表决的基础上确定人选的具体职位安排。在最后一个环节,省委常委会注重了党政正职之间的年龄搭配合理、知识经验相补、性格气质相容,实现了优势互补,切实提高了选任工作的质量。

    选拔出的7名人选,都有丰富的领导经验,经过了多岗位锻炼,综合素质比较过硬。其中,选拔的3名市委书记,从市长中产生2名,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中产生1名;48岁的有2名,55岁的有1名;学历均在大学本科以上,女干部1名,有县级党政正职工作经历的1名。4名市长中,从市委副书记中产生2名,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中产生1名,省管重要骨干企业负责人中产生1名;45岁左右的1名,50岁左右的3名;学历均在大学本科以上,有县级党政正职工作经历的1人。(晋 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