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展开】
当前位置:首  页 > 党建动态 > 组工快讯 > 正文
每一片桑叶都透着希望
发布日期:2016-10-27   |  来源:来源:柳州日报   | 字体大小:【

每一片桑叶都透着希望

——在一线看柳北区推进产业扶贫带来欣喜变化

 

    深秋的阳光暖暖地洒下来,记者在石碑坪镇扶贫工作队员的带领下,来到该镇进行实地走访。这里处处显露着新景象新变化。在石碑坪镇留休村,70岁的黄应连看着正在砌砖的新房思绪万千,他回想起三四年前,科技工作人员带他去认识良种大叶桑树苗的时候。

    那时的留休村和附近古城村、新维村村民大多以种桑养蚕谋生。每年3月桑叶成熟,村民都会下田摘叶喂蚕。由于桑叶太小,黄应连和妻子打理的4亩桑田,两人摘一个上午的桑叶都不够喂蚕。加上蚕茧价格不理想,家里还有无行为能力的儿子,黄应连一家陷入了贫困。

    随着全市推广农业科技下乡、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有着良好地理气候条件和产业规模优势的石碑坪镇将种桑养蚕作为脱贫摘帽的支柱产业之一。叶子比成年人巴掌还大的良种桑树,逐渐取代了耗费人力的小叶桑树。村民们口口相传着——“得吃这叶子,虫都‘醒 ’了!”用同样的时间,黄应连和妻子养了更多蚕,每次能多赚近千元。

    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深知勤劳致富的道理。在距留休村12.7公里的新维村,平均每20天就能生产一张约80公斤至90公斤的蚕茧。

    今年50岁的蔡燕华一个人照料8亩桑田,最新的一张蚕茧卖得了4800元。“除去成本800元,赚了很多。”蔡燕华的幸福写在脸上,“家里电器样样都有,要说新添的东西,就是银行存款了!”免费的技术指导、种苗肥料的补贴……蔡燕华感叹,这么多好条件,只要勤劳就能过上美满的生活。

秋风送爽,桑叶田翻涌的绿浪传递着致富的新信息。带头保底收购蚕茧的市昌海蚕丝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里学告诉记者,公司下村开展的蚕农培训会颇受欢迎,集示范旅游功能于一体的标准蚕房正在新维村筹备建设,他对企业和村民的未来充满希望。石碑坪镇副镇长、古城村第一书记蒙玉园见证着村庄的可喜变化。“如今全镇种桑面积达3100亩,养蚕户850户,蚕房面积5万平方米,养蚕产值每年达1860万元。今年有6户贫困户参加了种桑养蚕,脱贫指日可待。”蒙玉园欣喜地说。

    今年6月的柳北区脱贫摘帽推进大会,确定了留休村、古城村、新维村3个贫困村、552户贫困户、1548名贫困人口于年内全部脱贫的目标。柳北区副区长刘健玲说,集多方之力,抓扶贫、促生产、保增收,就是要让贫困村、贫困户尽早甩掉贫困的帽子。

    推进产业扶贫,柳北区做得“大气”。安排落实100万元扶贫资金以奖代补,推广有产业发展基础和农民种植、养殖积极性高、技术要求不高、管理粗放的百香果、桑蚕和马蹄等产业;落实100万元对有条件的贫困户和直接带动贫困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合作社、扶贫专业大户给予贴息或补助;落实100万元贷款保证金为贫困户承担风险。柳北区用“三个100万”,给贫困户脱贫带来了坚定的信心。以桑蚕产业为例,辖区农村信用社以小额信贷业务提供资金扶持,农业服务中心提供科技指导,地方龙头企业保底收购,工商和公安部门严厉打击不法茧贩,规范市场,更形成了助力脱贫的强大合力。

    1014日柳北区首届科技种桑养蚕擂台赛上,黄应连的妻子获得摘蚕茧比赛二等奖,她参加的留休1组获得摘桑叶比赛一等奖。年过六旬的她坚信,每一片桑叶、每一粒蚕茧背后凝聚着无数人努力,这是摆脱贫困的动力与希望。(日报记者梁晶晶报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