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今年以来,同乐苗族乡净代村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扶贫,全力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 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基础。
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今年净代村在全面发展特色产业“两茶一木”(即:茶叶、油茶、杉木)的同时,结合本村地形特点和产业基础,依托国家移民管理局珠海边检总站、与净代村脱贫攻坚结对同行的柳江区政府、粤桂扶贫协作广东吴川市的大力支持,积极推进蔬菜种植、鸡鸭养殖、综合种养等“短平快”产业的发展,切实提升贫困群众家庭收入。一是流转土地 20 余亩,选取豆角、土豆作为蔬菜基地主导产业,吸纳12户贫困劳动力就业,预计年收入可达15万元,每户贫困户可以增收 1.2 万元以上。二是实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合作模式,大力发展本地土鸡养殖,目前已建成土鸡养殖示范基地1个,土鸡养殖鸡舍6个,其中养殖示范户4户,散养土鸡2万余只,土鸡基地解决了6户贫困户就业,每一批土鸡出笼可增加村集体经济15万元左右。三是免费发放鸡、鸭苗,由贫困户在家培育,增加收入,今年共发放鸡苗3893羽,涉及23户贫困户;发放鸭苗4000羽,涉及32户贫困户,预计每户可增收3000元。四是全面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除免费为贫困户发放螺种2万多斤外,还邀请专业人员对贫困户进行种稻养螺技术培训,目前综合种养面积达150亩,涉及贫困户110户,预计每户可增收2000 元以上,螺蛳销售额中,每斤有0.2元进村集体经济账户,预计可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3万元。
净代村通过整合产业发展,有效地把扶贫资金、闲置资源、合作社品牌、养殖技术等有机结合起来,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加强了合作社产业建设力度,让贫困户不出村也能脱贫致富,形成了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基地共建、利益共享、发展共赢的良好局面。因地制宜的短期化产业发展,为探索净代村产业长效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在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同时,形成了“精准式”济困帮扶与“普惠式”共享发展有机结合,推进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