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展开】
当前位置:首  页 > 党建动态 > 县区动态 > 正文
五会治屯:开创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新模式
发布日期:2018-12-19   |  来源:融水县委组织部  | 作者:龙林智 | 字体大小:【

融水县积极创新探索推行“五会治屯”村民自治新模式,改变过去村“两委”单一自治模式下的“大包大揽”,真正使群众当家做主。

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共有苗、瑶、侗、壮、汉等13个世居民族,长期以来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现状,有行政村198个,下辖1658个自然村(屯),一个行政村常下辖10~20个屯,且各屯往往比较分散,交通不便。由于征地、土地流转、产业发展、“三农”纠纷等工作主体均在屯级,仅仅依靠村“两委”干部,越来越难以适应屯级公共事务日益繁杂、群众利益诉求日益增多的现实。

针对这一情况,自2013年起,融水选择一些村民自治基础较好的屯,积极创新探索推行“五会治屯”村民自治新模式,改变过去村“两委”单一自治模式下的“大包大揽”,真正使群众当家做主,着力破解当前基层农村“有人无自治”的困境,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因地制宜 引导建立“五会”组织

因地制宜。根据各屯人口数从十几人到上千人不等,党员分布不均,村民自治意识有别,经济基础也参差不齐的情况,先选择在基础较好的屯成立党支部委员会、公共事务理事会、公共事务监事会、纠纷调解委员会、产业发展协会“一核四柱”的基层自治组织。组织成立后,屯里的事情由“五会”发挥主体作用,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合理推进。在成立“五会”组织时不搞“一刀切”,不求大求全,坚持条件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先在每个屯成立公共事务理事会,在党员人数达到条件的屯成立党支部,在产业经济发展得较好的屯先成立产业发展协会,产业发展慢的屯先加入其他屯的产业发展协会或产业合作社,待条件成熟后再成立。

有效动员。动员有责任心、有威信、有能力的农村党员、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寨老等,本着为村民谋幸福的奉献精神,不计报酬,不怕艰辛,主动承担“五会”领导带头的重任。截至2018年11月,全县已组建屯级党支部委员会801个, 公共事务理事会655个,公共事务监事会655个,纠纷调解委员会655个,产业发展协会(合作社)416个,“五会”班子成员约1万人。

明确职责 保证“五会”协调运转

党支部委员会——行使领导职能,接受上级党组织领导,对屯里重要的事项行使决策职能,凡是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方面的重大问题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必须由党员大会组织讨论决定,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公共事务理事会——行使执行职能,接受党支部领导,向本屯村民代表大会负责,带领农民群众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领村民开展村民自治、经济社会建设等活动。

公共事务监事会——行使监督职能,接受党支部领导,向本屯村民代表大会负责,每年定期不定期地对本屯的项目建设、公益事业、财务等进行监督。

纠纷调解委员会——行使矛盾调解职能,接受党支部的领导,对本屯邻里家庭间产生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产业发展协会——行使经济发展职能,接受党支部的领导,在产业发展中,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有效地提高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效解决农村和农户发展产业信息不畅、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相对缺乏的问题。

帮扶激励 给力“五会”组织

综合素质上强化培训。县、乡两级有关部门分别有计划地对“五会”班子成员进行专题业务培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提高履行职责的工作能力和水平。2013至今,举办相关培训班50多期,培训人员达1万余人次。融水镇新国村古选屯、小荣村西洞屯先后10次组织“五会”班子成员及村民骨干500多人到桂林市红岩村、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村等地参观学习旅游、特色产业发展的经验。

多管齐下进行帮扶。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主要对党建工作进行指导,而涉农部门主要对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给予指导。针对不同村屯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派村屯联系领导、党员干部、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切实加强帮扶指导。

政策项目上给予照顾激励。对“五会”组织建设开展得好的村屯在安排项目资金及成立产业协会、发展信贷等方面给予照顾。2013年,融水推行稻田养鱼高产示范基地建设2400亩,大多数是在村民自治工作做得好的屯实施,这是对村民自治成果的肯定激励。2017年年底,全县稻田养鱼标准化养殖建设面积达到4000亩。

各司其职 “五会治屯”显实效

党支部委员成为凝聚党群“主心骨”。屯级党支部的组建,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重心下移,使屯级党组织成为农村社会管理中最直接、最基础、最有效的力量。和睦镇和睦村下木屯共有党员8人,在屯党支部委员会的引导下,动员农户种植油葵花,在国庆长假期间日收入上万元。还动员村民出让土地,建设球场、停车场,硬化巷道等,建设美丽乡村。该村曾获得自治区和谐村屯、自治区生态示范村等称号。

公共事务理事会成为新农村建设“排头兵”。公共事务理事会把屯内各自为政的家庭组织起来,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等方面引领村民自治。白云乡枫木村高孝屯公共事务理事会组织村民对屯里的木材出售、道路硬化等进行集体讨论,以公平、公正的形式,决定屯里的各项事宜,促进了全屯经济快速发展。

公共事务监事会成为村民自治“护航员”。公共事务监事会弥补了村民自治中监督机制的缺失,加强了对屯级工作的监督,调动了群众参与村民自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安陲乡暖平村暖平屯的公共事务监事会,每年两次对屯里财务进行审核,并把审核结果向群众公布;同时对本屯公益事业的建设情况、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等进行监督,保证不走样不变形,给干部压力,促干部清白,让群众明白。

纠纷调解委员会成为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本着“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化解”的原则,由屯里懂法律、有威望的村民组成村民自治纠纷调解委员会,在化解群众矛盾、稳定秩序、增进团结以及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自2014年起,永乐镇下覃村白马屯充分发挥纠纷调解委员会的作用,成功处置了农田纠纷、邻里养鸡等问题,多年来没有发生过一次重大矛盾纠纷。

产业发展协会成为农民增收的“加油站”。 由农村经济能手牵头,以“民办、民管、民受益”和“入会自愿,退会自由”为原则,成立产业发展协会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汪洞乡腾合产业发展协会的8名党员采取“公司+基地+党员+农户”的模式,通过集约化方式承包土地240多亩种植高山茄子,年收入达140多万元,既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又解决了部分留守妇女的再就业问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