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换届风气监督 三江动态 侗乡党建 人才工作 干部工作 远教课堂 三江组工 理论研究 侗乡党旗红
  当前位置:首页 >> 三江动态 >> 文章内容
 站内搜索
最新新闻
· 《榜样9》来了,周四晚8点档锁定CCTV-1
· 斗江镇:党建引领聚合力 园区自治促文明
· 和平乡:全链条发力做好青年干部培育工作
· 三江侗族自治县举办2024年致富带头人培训班
· 劳模工匠进校园 匠心筑梦促成长
· 学好用活“千万工程” 启智助力乡村振兴
· 县直机关工委:“四聚焦”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
· “暖巢服务·情暖重阳”机关在行动
· 林溪镇:“三管齐下”让党员教育 有地学、有课上、有人讲
· 多方联动筑牢防汛救灾“安全堤” ——高基瑶族乡党员干部奔走防汛一线显担当
热点新闻
· 【网络中国节•清明节】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 湘桂黔三省(区)四县共商平安边界建设 着力打造省际平安边界样板区
· 支部当主角 唱响产业振兴“重头戏”
· 广西首批!丹洲村荣获自治区级“金字招牌”
· 郭善习深入程村乡开展春季走访慰问工作
· 县委县直机关工委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宣讲报告会
· 三江县委党校召开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暨清廉机关工作部署会
良口乡寨塘村: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新格局”
 
发布日期:2022-06-27 | 来源:良口乡 | 作者:黄祖瑶 郑家富

“我家有5亩田,今天合作社按每亩100斤螺苗的发放标准给我发放了500斤螺苗,还签订购销合同,给我们吃了定心丸,销路有了保障。”良口乡寨塘村村民滚庆山开心地说道。

近年来,寨塘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抓牢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积极探索“党建+”模式。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乡村产业发展优势,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不断扩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养殖大户的辐射带动范围,大力发展订单式农业,鼓励企业和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实现农户增收。

党建引领聚合力,稻螺产业促发展

今年来,寨塘村充分利用柳州螺蛳粉百亿大产业的带动效应,在“稻田养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广“稻+螺”特色种植养殖模式,积极引导农户改变传统单一水稻种植模式。采用“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的套种养模式,实施稻田养螺,打造111余亩田螺养殖示范基地。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先行垫资购买螺苗发动群众合作养殖,同时提供免费技术指导,收获的时候合作社还负责包收,减轻群众前期投入成本,解决销售后顾之忧,极大提高了群众养螺积极性,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共完成螺苗发放10800斤,预计促进农户每亩多增收1000元左右。

党建引领注活水,土豆产业助增收

寨塘村以抓党建促振兴为统领,立足当地的区位优势,依托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生态优势,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模式。该村从提质增效入手,改变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利用冬季水稻闲田交替种植土豆100余亩,亩产值约6000元,带领群众形成了有特点、有规模的土豆种植产业,开拓了有质量、有效益的促农增收特色致富路。为了拓宽销售渠道,该村每年5月3日举办土豆节开展线下推广活动,为土豆产业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促进农民增收、农田增益,使小土豆成为致富的“小金豆”。

党建引领新突破,药材产业兴乡村

寨塘村立足村情实际,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探索由村集体主导,发展特色种养,走“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的产业发展之路。依托当地林下资源优势,从外地引进七叶一枝花建成30余亩的中草药党员帮带示范基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党员带头进行种植,合作社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并统一销售。目前,该基地有效带动14户农户发展,其中有9户脱贫户,每亩预计可为农户增收5万元,有力地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为广大群众开出了一剂“致富良方”。

上一篇: 千名党员聚焦云直播 同上一堂名家党课 下一篇:独峒镇:严查毒驾酒驾,杜绝“马路杀手”
 
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主办 | 三江县委组织部承办│电话:2825584 | 地址:柳州市文昌路66号│邮编:545006 | 桂ICP备2021006142号-5 | 桂公网安备 45022602000010号
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