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围绕就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就业”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形成了党建促就业、暖心惠民生的新格局,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摸清底数,精准把握就业需求。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组建由包村工作组、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及就业协管员组成的就业工作组,逐村逐户收集家庭劳动力信息,摸清劳动力底数,准确掌握劳动力家庭情况、个人现状、就业意愿等信息。通过认真梳理摸排结果,将劳动力分门别类纳入人才库,并按照18至30岁、31岁至45岁、46至60岁分别建立三本劳动力摸底台账,根据群众就业信息和诉求,有针对性的制定就业帮扶计划,帮助劳动力尽量实现就业。截至5月25日,全乡共实现就业17723人,就业率93.89%。
提供岗位,千方百计保障就业。结合三江县就业“春风行动”及线上线下招聘活动,通过对接国家移民管理局、粤桂协作帮扶单位、周边市县行业主管部门等,多渠道收集就业岗位信息3000余条。充分利用LED显示屏、微信公众号、村屯大喇叭、就业信息宣传栏、“送岗上门”等方式,为有就业意向的劳动力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今年以来,共向区外企业输送劳动力就业达6750人。以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和“富民贷”为推手,依托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鼓励致富能人、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优化创业服务,根据创业类型、创业成本、带动就业人数等情况,为自主创业者提供贴息贷款,今年以来,吸引8名农民工返乡创业,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近40个。同时,实施“一户一策”,举办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就业行动,进一步发挥本地乡贤、致富能人和党员干部自身优势和人脉资源,为“特殊人群”提供就业岗位和农村公益性岗位,确保每户至少有一人就业。截至目前,全乡有A类公益岗20人,监测户公益性岗位110人,脱贫户临时公益性岗位570人。
搞好服务,提供就业后续保障。因地制宜,因人施训,根据劳动力个性化需求、产业发展及市场需要,分别对有培训意愿、有参训条件、有劳动能力、有转移就业愿望的群众,分门别类引进农村电商、厨师、电工、油茶种植、野生葡萄嫁接技术等培训项目开展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劳动力就业技能和自身竞争力和就业创业信心。今年以来,该乡已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15场次,参训劳动力198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