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回暖,农事渐起。春节前后本应是沙糖桔集中上市的时节,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丹洲镇有近15万斤的沙糖桔面临销售难题。为避免群众损失,该镇主动作为,提供系列服务助农卖桔,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
解决思想问题,支持复产。“如果没有政府出面协调,我近20亩的沙糖桔可能就得烂在地里了!”丹洲镇板江社区的果农余功学介绍,目前村民的防范意识都很高,各屯(组)均在按《农村疫情防控十严格》的工作要求严控外来人员,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是让沙糖桔出村变现的前提。丹洲镇通过现场与果农和群众协商,制定出《丹洲镇沙糖桔采摘管理流程》,组织人员对进出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测量体温,落实好分餐制和分片采摘制等防护措施,用实际行动消除群众疑虑。目前,该镇各村均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给到村从事生产经营性的外来人员正常放行。
解决用工问题,推动复产。眼下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期,贸然聘请大量外地工人进村,将会引起群众恐慌或导致群众思想松懈,用工难是商贩和果农面临的第二大困扰。丹洲镇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帮助果农、商贩解决用工难问题,组织村干、党员、帮扶联系人通过电话、微信、公告等形式“零接触”的向广大群众及贫困户宣传招工信息。目前,已有200多名当地群众参与采摘,其中有贫困户25人,板江社区雷洞屯的贫困户李华山便是其中之一,李华山说:“疫情严重,也不敢出去打工,现在能在家门口赚钱,而且政府还有那么多措施保护我们,放心!”。
解决监督问题,服务复产。“口罩只能一人领一个,大家分开采摘时可不戴,但到这里上称一定要记得戴上!”2月24日,该镇分管卫生发副镇长陈竹给农户发放口罩时叮嘱道。据悉,该镇专门成立由领导班子成员和卫生院医务人员、村干组成的复工复产服务队,全程跟进采摘沙糖桔的过程,落实监管责任并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群众生命健康,如协调解决了桂林商贩的住宿,给商贩的车辆消毒、给商贩和务工群众发口罩测体温等。目前,该镇已给前来务工的没有口罩的80多名群众落实了个口罩100多个。
据统计,目前该镇近15万斤的沙糖桔已将近售空,累计给当地果农和群众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