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女子不如男,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平流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梁燕就拿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头,完美诠释了女人能顶半边天。
平流村是三江侗族自治县最大的贫困村之一,全村1439户584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13户2216人,工作任务十分重。2018年3月,梁燕来平流村后,攻坚克难,本着“为民办实事干好事”的初心,通过走村串寨,了解村情民情,不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村容村貌,抓好产业发展提高村民收入水平。她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约296万元,建起村里第一座环保公厕,第一条有绿化带的河堤路、第一栋集体出租房与观景台合一的村民活动中心……在她的带领下,平流村在一步一步走向小康。
抓好特色产业稳收入
平流村是2017年底实现整村脱贫摘帽,但是作为贫困人口大村,该如何去巩固脱贫成果,成了最需解决的难题。“接棒”后,梁燕以产业发展为抓手,通过入户宣传,及时落实产业验收,不断完善产业基础设施,鼓励群众自力更生,通过抓好特色产业发展确保村民有稳定收入来源。
“现在产业路硬化了,天气不好,我们走路开车都不怕路滑了。”平流村致富带头人王书恒说,王书恒就在这一带高山上养殖伊拉兔,以前遇到雨天上山下山很麻烦。2019年,梁燕和大家一起努力,落实了“八敏”产业路硬化,方便村民们上山护理茶叶园、油茶园、稻田等,该路惠及57个生产小组,700多户农户。
“我们做过专门的统计,每亩茶叶每年有7000-12000元的收入。”平流村党支书胡日瑞说。通过不断巩固主导产业,让村民有稳定收入来源,目前,茶叶、油茶、优质稻、小黄牛组成了该村的“3+1”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比例99.2%。其中全村种植茶叶2300亩,贫困户覆盖率98.66%;油茶1500亩,贫困户覆盖率98.65%;优质稻1881亩,贫困户覆盖率98.66%。
促进多元发展谋致富
单一的产业链不足以让村民富起来,在“3+1”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梁燕鼓励致富能人带动贫困群众开展竹鼠、蛋鸭、兔子、土鸡、土鸭等养殖,号召发展各种农产业和服务业,以产业多元化发展实现增收致富。
“我们这个电商主要销售本地茶油、茶叶、小土豆、大米等,每年销售额达30万元。”平流村电商服务中心负责人莫汉权说。
在梁燕的搭桥牵线下,平流村的电商产业也得到了壮大,并成功注册商标,为平流村农副产品插上了电商的翅膀,飞出大山走向各地。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电商”发展模式,打造农村电商服务示范点,帮助村民又打开一条销路。
“通过帮扶人和梁书记的帮助,我养殖构树鸡鸭也有了很好的起步,去年卖出鸡鸭近4000只。今年争取把规模扩大,创造更高的收入。”平流村贫困户吴生政说,以前外出打工时见过别人用构树养殖鸡鸭,吴生政有了用构树养殖鸡鸭的想法,得到了帮扶人和梁燕的支持,2019年吴生政在梁燕帮助下得到去外面学习的机会。目前他通过构树养鸡鸭规模均已达1000多只。
在平流村,除“3+1”主导产业外,鸡鸭养殖、竹鼠养殖、蛋鸭养殖、伊拉兔养殖等也初具规模,其中土鸡土鸭鸭养殖年产值达30多万元;竹鼠养殖年出栏1000多只,年产值达30多万元;蛋鸭年产值达100万元。
融合“请进”“走出”强动力
针对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以及村民缺乏技术和经验的问题,梁燕对症下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效激活了产业活力。
2019年7月,第17届广西食品糖酒博览会暨第一书记挂点村农副产品推介展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梁燕抓住机会,召集村里的致富能人到南宁去参加,并告知他们,重点不是卖出多少,而是要看同行,看人家是怎么做,去学习他们的经验,拓宽视野。此外还组织致富到头人、产业技术指导员到外地参观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我们这个合作社的养殖地基有竹鼠500多对,带动21户贫困户增收。”三江盘亚双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思聪说。吴思聪就是返乡创业的典型青年代表,去年7月份,他也参加了博览会,通过找差距、补短板,目前他养殖的竹鼠主要售往县、市饭店和餐馆以及广州等地。他自己也当起了致富带头人,帮助身边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如今,平流村注册有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全村有6名致富带头人。通过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等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殖,依靠自身能力增收致富。
“只要大家过上好日子,没有忘记有位女第一书记在这里奋斗过,我就心满意足了。”梁燕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