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的重要抓手。三江侗族自治县作为广东省吴川市扶贫对象,自粤桂扶贫协作工作启动以来,两地突出党建引领,立足实际,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推动粤桂扶贫协作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机制“活血”强基础
按吴川所能、三江所需的原则,发挥组织优势,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共同助力脱贫攻坚。一是建制协作,共商发展大计。两地签订了《吴川市—三江县携手奔小康扶贫协作框架协议(2017-2020)》,以协作机制明确内容,推动吴川—三江扶贫协作工作有效实施。二是互访联席,共破攻坚难题。围绕破解脱贫攻坚难题,以两地高层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调研互访,共谋脱贫思路、共商脱贫措施,共开展互访256人次。三是互派交流,共谋援建路径。针对三江县脱贫攻坚短板,采取吴川派干部挂职指导、三江派干部取经学习的互派干部双向挂职机制,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探索脱贫攻坚新思路、新举措,助力三江脱贫攻坚深入推进。自建立结对关系以来,两地共互派党政挂职干部4名,专业人才支援交流20人,以干部人才交流融合,达成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
协作“造血”增实效
两地共同发力,以吴川资源优势,强化三江发展短板,协作推进,探索出一条贫困群众持续脱贫、地方经济良性发展的道路。一是产业协作强内力。立足特色农业资源,积极开展宣传推介活动,组织引导三江企业参加吴川市农产品博览会,通过消费扶贫等方式,带动油茶、茶叶等特色农产品销售额818.929万元,实现两地之间优势互补。以拓展旅游市场为突破口,依托三江县旅游资源优势,做好旅游部门对接,加大宣传推介,鼓励和引导旅游企业打造三江特色深度旅游产品,2018年5月12日,广东湛江——三江粤桂旅游扶贫协作专列载着430名游客抵达三江县,标志着两地旅游扶贫协作进入了务实合作的新阶段,2018年共完成引客入三江615.52万人次,有力验证了江川扶贫协作新成效,为粤桂扶贫协作打造可复制可推广“新样板”。二是劳务协作强引力。立足两地劳动力市场供需,健全完善就业平台,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业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在就业推荐、职业指导、政策咨询、招聘洽谈等提供免费服务,开展农民实用性技术培训20期,培训963人次,致富带头人培训共2期,培训204人次;选定17人到广东省佛山市参加粤桂扶贫协作结对县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实现了“一人就业一家脱贫”的目标。三是置业协作强活力。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做活脱贫攻坚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吴川、湛江企业家到三江投资兴业,推进乡镇结对和村企结对,共引导7家企业到三江投资置业。吴川市博铺街道办事处、黄坡镇分别与三江县独峒镇、同乐苗族乡签订结对协议,吴川市6家企业与三江县7个深度贫困村签订了《粤桂扶贫协作村企结对协议》,变“扶贫输血”为“自身造血”。
智力“养血”斩穷根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两地扶贫协作以“精神扶贫”为抓手,智力“养血”斩穷根。一是抓教育项目建设。立足三江教育资源短板,发挥吴川经济优势,筹集资金推进项目建设。由吴川市筹资3546.95万元援建的三江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首个学校——江川小学如期开学,有效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的就读保障问题,让搬迁群众持续享受教育扶贫政策,加快推进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得出,留得住”的工作目标。二是抓教育保障工作。吴川市利用资源优势,多渠道筹集社会扶贫资金130万元设立三江县“爱在侗乡·江川教育奖”,激励三江侗乡教职工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勉励三江侗乡学子努力学习,成为优秀人才,促进三江县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三是抓人才支援工作。通过学校结对共建、培训交流、科研合作等方式,吴川市共选派支教老师7名,结对学校1所,开展调研对接活动7次,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129人次,为三江县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步推进医疗援助工作,通过捐赠医疗设备、定期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大型义诊活动和送药下乡活动,吴川市共选派支医专家9名,获赠“高清腹腔镜”医疗设备,价值约100万元,让三江县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