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头乡传承和发扬革命老根据地的红色传统和革命精神,在加强党员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提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等方面,大力写好四篇“文章”,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示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工作。
做细“教育”文章,赓续“红色基因”。潭头乡积极开展“周周学、月月讲、季季看”党员教育活动,每周举办1次《中国共产党简史》读书会,组织党员干部读原书、聊心得和谈体会,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了解。每月开展1次老党员讲党史活动,邀请潭头乡老党员讲自己的故事,加深年轻干部对潭头乡革命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每个季度开展1次“追寻红色足迹”活动,组织各单位新进公务员、年轻干部、预备党员等到柳北革命根据地联系据点旧址、柳北游击队总部旧址、融安县第一个共产党员居所旧址和融安南区抗日挺进队旧址开展开展瞻仰烈士墓、重温入党誓词等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全乡党员投身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工作。截至目前,潭头乡共开展党史大讲堂8次,党员代表集体学习5次。
做好“实干”文章,壮大产业发展。推广“党员+产业”模式,引导和鼓励乡里有技术、有产业的党员蓝富让、夏朝荣等带头发展规模化果蔬种植产业基地12亩,吸纳当地20名群众到产业基地务工,获得经济收入10万余元。实施“一带三”党员帮扶模式,要求有种养技术和经验的1名党员帮扶3名群众,给群众传授种植、管护和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增产增收。打造“党建+合作社+企业”模式,在党建引领下,发挥村民合作社为“纽带”作用,通过乡村联合、村企协作等多种途径发展“百村万亩金桔园”、新桂村高阳屯农家乐生态旅游和投资入股融安县潭头聚源木业项目等村集体经济项目,给当地群众带来超10万元的经济收入,充分调动发挥群众参与积极性。利用潭头乡毗邻“三柳高速”和209国道交通优势,吸引3家外地客商来此意向投资“融安县潭头乡‘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康养度假区”、“融安协合狮子岭风电场工程(潭头辖区)”和“柳州融安潭头乡光伏发电项目”等项目,意向投资金额超亿元,为发展产业提供充足资金。
做强“产业”文章,打造特色品牌。实施“党建+企业”发展模式,丰收季节时期,通过村“两委”带头引领,积极对接融安县盛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融安县锦绣梨园家庭农场等5家企业,收购群众优质大米、早脆梨、龙城马蹄等潭头特色农产品进行工业化、标准化包装,积极打造“台湾粤引早脆梨”、“潭头红色大米”等2个新品牌投入市场,受到消费者青睐,市场获利超20万元。整合新桂村高阳拦河坝、东桂屯大陆坪湿地等特色旅游资源,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坪、休闲栈道等,带领群众发展乡村旅游,打造融安县“周末游”旅游项目,吸引柳州市、南宁和桂林等周边游客前来度假旅游,给当地群众带来3万元以上的创收。
做实“作风”文章,走好“群众路线”。创新“党员+工作队”的党群共治模式。组建青年突击队,吸纳年轻党员、团员和热心群众开展“三清三拆”、乡村风貌改造。成立群众工作攻坚队,组织村里懂法律、熟民情、有一定“话语权”的干部群众调解土地纠纷,有效化解群众与群众、群众与企业、群众与村委之间的矛盾。开展党员先锋“护学”行动,每周五安排党员志愿者在中心小学校门疏导交通,护送学生安全放学。在各村屯设置“红色快递党员”先锋岗,开展接送群众到“新冠”疫苗接种点接种疫苗等党员帮扶群众活动。
韦博臣韦可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