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镇积极探索“党建+生态”模式,突出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协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有力助推生态乡村建设。
搭建平台,党组织服务为民 。太平镇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着力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行“党员十五分钟服务圈”活动,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通过党员调动群众服务“生态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据统计,2014年6年来,该镇依托党建力量,带领群众自筹清洁费用累计15.8万余元,义务投工投劳参加清洁活动6500余人次。
创新模式,引领新农村建设。太平镇实行“美丽柳城”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月集中工作汇报制度,由镇党委书记主持,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每月1日到镇政府会议室集中,针对上月乡村建设、扶贫工作进行汇报,突出矛盾问题,着重解决问题。2015年来,根据反映问题,先后争取到民族、发改、扶贫、移民、水利等上级部门项目资金共计2300余万元,从政策、资金、项目上向贫困村倾斜,实施板料、上油、西岸、板贡4个贫困村的道路、农水人饮、文化室、农田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
谋划发展,带动农民产业致富。重点围绕山野葡萄、核桃、中草药、山羊实现“四个特色产业扶持”,以“小块并大块”“土地入股”等土地流转经营模式和构建资产收益模式,在贫困村引进企业、公司以及合作社牵头经营,以“党建+”模式,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经济项目建设,稳妥推进资产收益及产权收益扶贫工作。在上油、板料两个村建立核桃种植基地1500多亩;西岸山区发展山野葡萄种植基地200多亩;成立上油屯山羊养殖协会和金洞屯山羊养殖协会,采用“协会+农户”模式,养殖山羊2000多头。